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生活 > 正文

古诗《潼关》全文是什么(《潼关》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2023-08-15 17:07:13生活

简介古诗《潼关》全文是什么?1 《潼关》作者:谭嗣同朝代:清代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2 《潼关》

古诗《潼关》全文是什么?

1.《潼关》

作者:

谭嗣同朝代:

清代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2.《潼关》

年代:宋作者:汪元量

蔽日乌云拨不开,昏昏勒马度关来。

绿芜径路人千里,黄叶邮亭酒一杯。

事去空垂悲国泪,愁来莫上望乡台。

桃林塞外秋风起,大漠天寒鬼哭哀。

《潼关》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潼关》

年代:清作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译文:

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

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

“潼关谭嗣”的读音?

潼关谭嗣【tóngguāntánsì】

“潼关谭嗣”不是一个词语,它指的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谭嗣同写的一首诗,名为《潼关》。

《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创作背景:

公元1882年秋,十四岁的谭嗣同(1865—1898),从湖南故乡赴甘肃兰州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故作此诗。

作者: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戊戌六君子”之一,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

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

古诗潼关的讲解?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译文

千年的高云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阵阵秋风吹散了“得得”的马蹄声。

滔滔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不够舒展,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平。

潼关的意思古诗意思?

《潼关》

年代:清作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译文:

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

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