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生活 > 正文

天宫课堂第一课的实验原理(天宫课堂主要讲了什么)

2023-08-17 05:40:42生活

简介天宫课堂第一课的实验原理?水球光学实验知识点:凸透镜成像原理陈征介绍,当航天员往水球中打入一个气泡,因为在太空中浮力已经消失了,所

天宫课堂第一课的实验原理?

水球光学实验

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原理

陈征介绍,当航天员往水球中打入一个气泡,因为在太空中浮力已经消失了,所以气泡不会向上飘,而是老老实实待在水球中,水球因此被气泡变为了两部分,中间是空气,气泡周围是水。

这个时候整个水球就变成了两个透镜,外圈成为了一个凸透镜,所以呈现出一个倒立的像,内圈相当于变成了两个凹透镜的组合,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正立的像。

因此可以在水球中同时看到一正一倒的两个像。

天宫课堂主要讲了什么?

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北京时间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在太空给地面的学生讲课,此次太空授课主要面向中小学生,使其了解微重力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

航天员将进行在轨讲解和实验演示,并与地面师生进行双向互动交流。

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开始,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

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

2021天宫课堂内容?

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开始,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

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

主要内容有:

1、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

2、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

3、太空转身

4、浮力消失实验

5、水膜张力实验

6、水球光学实验

7、泡腾片实验

8、天地互动交流

天宫课堂开讲的目的和意义?

天宫课堂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公共科普品牌活动,旨在通过宣传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以及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参与到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中来。

其主要目的和意义包括:

1.传播科普知识:

天宫课堂通过宣传普及航天科技、器材设备等知识,帮助公众了解航天领域的前沿科技和最新动态。

2.激发公众科技兴趣:

天宫课堂为公众提供分享平台,激发公众对科技的兴趣和热情,提高科技素质和科学素养,让公众更好地融入科技发展的大潮中。

3.引导人才培养:

天宫课堂还通过科技人才的培养,吸引更多青年到这个领域,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输送人才,推进航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天宫课堂是一个科普品牌活动,旨在向公众传授航天知识、激发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参与到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