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生活 > 正文

为什么范仲淹的谥号叫“文正”(谥号文正什么意思)

2023-08-23 07:46:41生活

简介为什么范仲淹的谥号叫“文正”?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谥号文正文正,按谥法:道德博闻曰文,靖共其位曰正。也就是说,能够

为什么范仲淹的谥号叫“文正”?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谥号文正文正,按谥法:

道德博闻曰文,靖共其位曰正。

也就是说,能够被赐予“文正”的官员,生前不仅德才兼备,而且要恪尽职守,忠君爱民。

“文正”是对大臣的最高谥号。

谥号文正什么意思?

逸周书·谥法解的记载为:

文:

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敏而好学曰文;施而中礼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万邦为宪、帝德运广曰文;坚强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圣谟丕显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纯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

正:

内外宾服曰正;大虑克就曰正;内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洁曰正;图国忘死曰正;内外无怀曰正;直道不挠曰正;靖恭其位曰正;其仪不忒曰正;精爽齐肃曰正;诚心格非曰正;庄以率下曰正;息邪讵诐曰正;主极克端曰正;万几就理曰正;淑慎持躬曰正;端型式化曰正;心无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

谥号文成与文正的区别?

1、意思不同:

文忠,是古代官方封给的大臣一种谥号(评定)。

在清代的谥号中,文忠被认为是仅次于文正的谥号。

文正,认为是文人的最高评价。

以前叫文贞,宋朝为避讳改成文正。

司马光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至。

文襄,是古代官方封给大臣的一种谥号。

在清代“文襄”多授予学士背景的同时又有军功大臣。

2、地位不同:

文忠比文襄地位高从宋代以后“文正”便是对大臣的最高谥号,比较有名的如司马光、范仲淹等死后都谥“文正”。

清代的谥号中“文正”最高,“文忠”次之,“文恭”再次,以下为“文成”“文端”“文恪”“文襄”之类。

清代权利核心机构为军机处,但军机处给大臣上谥号时最高只能谥到“文忠”。

...古代大臣死后谥号,清朝有哪些大臣谥号是文襄,哪些是文忠。

清代的谥号中“文正”最高,“文忠”次之,“文恭”再次,以下为“文成”“文端”“文恪”“文襄”之类。

古代文正谥号有几个?

北宋得文正谥号的有李昉、范仲淹、司马光、王旦、王曾、蔡卞、黄中庸、郑居中八人。

南宋得文正谥号的有陈康伯、蔡沈。

元朝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吴澄、耶律楚材、刘秉忠、许衡、廉希宪、贾居贞。

明朝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倪元璐、刘理顺。

清朝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