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生活 > 正文
孟子的人性论是什么(荀子的人性论是)
2023-09-01 19:32:14【生活】
简介孟子的人性论是什么?1、性本善: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为善,是他的本性的表现,人之不为善,是违背其本性的。2、性本
孟子的人性论是什么?
1、性本善: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为善,是他的本性的表现,人之不为善,是违背其本性的。
2、性本恶:
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
荀子的性恶论的思想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后世今天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荀子的人性论是?
人性本恶。
荀子的人性论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他对“性”的含义有特别的界定。
不管他在人性问题上怎样立论,其最终目的依然是使人为善,为此荀子提出“化性起伪”的说法,还提出“涂之人可以为禹”的人性理想。
他在《性恶》篇中说: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
这就更明确地表明荀子对“性”的界定即天生如此,不是后天学来的。
孔子在人性论方面的基本主张是?
人性论是孔子的理论核心和基础,他提出了: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是相似的,但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因此孔子从先天素质的角度将人区分成了“上、中、下”三种人,成为了“性三品”学说的基础。
并提出了“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的观点,并且据此提出了: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
因此他的教育主要是面对“中人”这一层次,而这一层次主要都是平民阶层,因此“中人可教”的思想也说明了孔子认为教育应该是面向大多数人的,也正因此,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热点内容
涓子演过哪些电视(编剧涓子真名叫什么)
水浒传六大主要人物介绍(水浒传七个主要人物)
粉水晶品质划分?
神农的故事有哪些(黄帝炎帝的故事概括)
国服最强鸟德天赋(正式服鸟德天赋和输出手法)
负隅顽抗读音(什么然违抗四字成语)
遇到挫折怎么办?
FIFA09只控制门将怎么设置(2009u20世青赛排名)
记叙文三特点(记叙文的最大特点)
豆奶精是什么(豆浆晶、豆浆粉、豆浆精是不是一样的东西)
清扬洗发水真伪怎么辨别(清扬洗发水的咋辨真伪)
判断摩羯男喜欢一个人(关于判断摩羯男喜欢一个人的简要介绍)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什么意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意思是什么)
中超每年降级几个队?(中超降级)
东港飞蟹是哪里的(飞蟹正确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