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生活 > 正文

贾岛推敲的故事(贾岛推敲的故事)

2023-10-04 21:30:56生活

简介贾岛推敲的故事?贾岛作诗写到原本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翻来覆去觉得不贴合,正在为到底用“推”还是“敲”发愁时,恰好有一个老

贾岛推敲的故事?

贾岛作诗写到原本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翻来覆去觉得不贴合,正在为到底用“推”还是“敲”发愁时,恰好有一个老和尚进庙门时轻轻敲了几下,贾岛焕然大悟,觉得敲字更贴切,所以就有了“僧敲月下门”的名句,这也就是推敲的由来。

贾岛推敲的故事?

有一次,贾岛做了一首诗,诗里面有这么两句: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写好以后,他觉得第二句里面的“推”字,念起来不够味儿,想改成“敲”字。

可是,他又想了想,觉得用“推”字也还可以,不一定要改成“敲”字。

这么着,他一会儿觉得用“推”字好,一会儿觉得用“敲”字好,始终决定不下来。

他白天黑夜都在想着这两句诗,甚至走路的时候,也一边走,一边做着推门和敲门的手势,仔细琢磨到底用哪一个字更好些。

有一天,贾岛走在大街上,正在一推一敲地比划着,不知不觉撞着了一个迎面而来的官。

这个大官就是有名的文学家韩愈。

韩愈明了原因,想了一阵,对贾岛说:

“在这句诗里,用‘敲’字比用‘推’字好。

”贾岛得到了韩愈的指点,心里很高兴,便决定把自己的那句诗改成“僧敲月下门”。

人们听说了这件事,都称赞贾岛是个肯下苦功夫的人,并且还根据这段故事造了一个词,叫做“推敲”,用来表示反复思考斟酌的意思。

推敲的故事有哪些?

唐朝有个进京赶考的秀才,他叫贾岛,他太用功了,骑在毛驴上嘴里吟着诗句,不知不觉的撞到京城大官身上了,偏偏这个官是著名的文学家韩愈,不仅不怪罪,该给他答案,告诉“僧敲月下门”比“僧推月下门”好,这就是推敲的故事。

贾岛推敲的原文?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推”字,又欲做“敲”字,炼之未定。

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愈权京兆伊,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

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

韩立马良久,谓岛曰:

“作‘敲’字佳矣。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

因与岛为布衣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