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生活 > 正文

轻于鸿毛的鸿毛是什么意思(2023已更新)轻于鸿毛的鸿毛是什么动物的毛

2023-03-25 10:51:09生活

简介说起轻于鸿毛的鸿毛,会有不少人想要了解,那么下面来看看轻于鸿毛的鸿毛的有关内容。轻于鸿毛的鸿毛是什么意思轻于鸿毛的“鸿毛”的意思是

说起轻于鸿毛的鸿毛,会有不少人想要了解,那么下面来看看轻于鸿毛的鸿毛的有关内容。

轻于鸿毛的鸿毛是什么意思

轻于鸿毛的“鸿毛”的意思是:大雁的毛。

轻于鸿毛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做的不值得。出自《报任少卿书》。近义词有:无足轻重、不屑一顾。

轻于鸿毛一词出自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西汉时期,太史令司马迁为实现父亲的遗愿继续编著《史记》,因李陵事件被施以酷刑。他强忍痛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历史巨著《史记》。

轻于鸿毛的鸿毛是什么动物的毛

鸿毛释义为大雁的毛,大雁又称野鹅,天鹅类,大型候鸟,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此词出自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轻于鸿毛意思是比大雁的毛还轻,常用以比喻轻微或不足道的事物。

轻于鸿毛重于泰山意思

1、重于泰山轻于鸿毛解释: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泰山,轻于鸿毛:泰山:山在山东省,主峰海1524米;鸿毛:大雁的毛容意义重大或比大雁的毛还轻,指双重价值。

2、成语出处:高晓声《刘宇写书》:“是的,刘宇要死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刘宇如果死了,究竟算泰山还是算鸿毛,只有天晓得。

轻于鸿毛重于泰山的意思

轻于鸿毛重于泰山的意思是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这则成语是比喻人生价值的轻重悬殊。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公元前110年,司马迁回到长安。病危中的父亲向他讲述了想写一部史书的志愿,可惜未能实现,希望司马迁完成这个任务。三年后,司马迁继承父职,任太史令。他广泛阅读宫廷中的藏书和档案,积累了大量历史资料,开始了《史记》的著作工作。公年前99年,汉将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获罪下狱。由于家里穷,拿不出足够的钱来自赎,结果受到了腐刑(残害生殖器的酷刑)。受刑后,司马迁的心情非常痛苦,一度想死去。但他想到自己的著作还没有完成,强忍痛苦,坚强的活下去。出狱后,他担任中书令,怀着满腔悲愤,坚持写作,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历史巨作《史记》。司马迁在给老友任安的一封信中,谈到了自己对死的看法。他认为,人本来都有一死,有的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死的比鸿毛还轻,这是由于死的原因不一样造成。

轻于鸿毛重于泰山谁说的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是司马迁说的,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原文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其意思是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追求的东西不同啊!

《报任安书》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作者在信中以激愤的心情,饱满的感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为著作《史记》而不得不含垢忍辱苟且偷生的痛苦心情。文章发语酸楚沉痛,笔端饱含感情,是一篇不可多得奇文,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