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生活 > 正文

孙叔敖举于海的典故(2023已更新)孙叔敖举于海的于怎么解释

2023-03-26 14:44:53生活

简介说起孙叔敖举于海,会有不少人想要了解,那么下面来看看孙叔敖举于海的有关内容。孙叔敖举于海的典故孙叔敖举于海的典故如下:孙叔敖原名蒍

说起孙叔敖举于海,会有不少人想要了解,那么下面来看看孙叔敖举于海的有关内容。

孙叔敖举于海的典故

孙叔敖举于海的典故如下:

孙叔敖原名蒍敖,为楚国贵族蒍贾之子。一次,楚国贵族蒍贾遭陷害,幸有忠臣相助,其子蒍敖与母亲避难于现在的河南省淮滨县,改名孙叔敖。遇恩公收留,并将毕生学识倾囊相授。淮河洪灾频发,孙叔敖主持治水,倾尽家资。历时三载,终于修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借淮河古道泄洪,筑陂塘灌溉农桑,造福淮河黎民。后来又修建了安丰塘等大量水利工程。此事之后,孙叔敖受楚庄王赏识,开始辅佐庄王治理国家。

孙叔敖举于海的于怎么解释

举,是任用、选拔之意。在此句中是被选拔。整句话是:孙叔敖在海滨隐居被选拔出来担任令尹。

在古文里,举的意思也不少:

1、举起,抬起。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

2、提出、举出。如《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3、发动。《史记陈涉世家》“举大事亦死”。

4、推荐、推举、任用、选拔。如本题。

5、检举。《论衡》“吏见知弗举与同罪”。

6、举动。《韩非子》“举行如此”。

7、攻下、占领。《谷梁传僖公二年》“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

8、全。如《左传》“君举不信群臣乎”、成语“举国欢腾”、“举世无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选自《孟子》,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意思

1、翻译: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一作:斯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

关于志向的文言文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