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生活 > 正文

刘备摔孩子歇后语的下一句(2023已更新)刘备为什么摔儿子

2023-03-30 16:47:20生活

简介说起刘备摔孩子,会有不少人想要了解,那么下面来看看刘备摔孩子的有关内容。刘备摔孩子歇后语的下一句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出处:长篇

说起刘备摔孩子,会有不少人想要了解,那么下面来看看刘备摔孩子的有关内容。

刘备摔孩子歇后语的下一句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出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赵子龙长坂坡救主,赵子龙在曹营中杀进杀出,险些将性命丢在曹营,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后方将幼主阿斗救出,刘备从赵云手中接过阿斗不仅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高兴,反而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掷之于地,说:”为你这乳子,几乎损我一员大将。“赵云见此情景,被感动得涕泪涟涟了,连忙抱起被刘备抛掷于地的阿斗,一边跪到地下说:”赵云就是肝脑涂地,也不能报主公的知遇之恩啊。“

刘备为什么摔儿子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摔孩子是在自己极为落魄,但赵云还是忠心护主,保护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刘备用摔孩子这个动作表示自己对赵云要比对自己的孩子还重视,以此来笼络赵云。

剧中曹操在当时先刘备一步成为了北方势力的统帅,然后南下攻占了荆州。之前庇护刘备的荆州首领刘表已经去世,新继位的刘琮投降曹操。导致原本依附在荆州的刘备被曹操追杀。

曹操攻打刘备的时候,刘备在当时除了打出了一些名气,在军事力量上还无法与曹操抗衡,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刘备只能与老婆孩子分开,自己带着一部分军队逃命。赵云护送着刘备的家眷,七进七出曹营,拼杀了一路,带着刘备的独子——阿斗离开了曹操的势力范围。

赵云与刘备会和后,将孩子交给了刘备,没想到刘备接过孩子抱了几秒,就恼怒地将孩子扔在了地上,并且骂道:“为你这个不长进的东西,险些损了我一员大将!”

赵云连忙把这个孩子捡了回来,听到刘备的话,感动不已,对着刘备就跪下表示自己愿意为主公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刘备的这个动作是为了巩固赵云对自己的忠心,最后赵云也为刘备守了一辈子的江山。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是什么意思

这个歇后语是在中国使用率颇广的歇后语之一。其出处是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赵子龙长坂坡救主。

据《三国演义》四二回描写:刘备在长坂坡惨败后,赵云杀入重围救出刘备的儿子阿斗。刘备为了收买人心,故作姿态将阿斗摔在地下,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现指用某种手段笼络人心,使人甘愿受其利用。

外甥打灯笼后面一句是什么

外甥打灯笼——照旧(找舅)

外甥打灯笼起始于元代末年,由朱元璋与外甥的一个故事引起。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按照歇后话的原则,就是每个字都有本身的意义。有外甥则有舅。打灯笼有“照”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找”的意思。同音过来,照旧就是照样还是原来那样,没有变化。

扩展资料

歇后语是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一部分是“俏皮话”,也可以看成是汉语的文字游戏。最初的歇后语与现在我们看到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鲁肃上了孔明船—————糊里糊涂。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三国演义刘备评价

鲁迅曾批评:欲显刘备长厚,似伪。这一句对于《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很非常恰当的。周瑜讲道:刘备袅雄之姿,并非长久曲屈人下之人也。但书中的刘备却是处处表现得过于忠厚,厚道,倒给人一种伪的感觉。不过,由于书中对刘备的推崇,对刘备的塑造还是正面。刘备有武勇的一面,三英战吕布就可以看出刘备的武艺。但为了体现明君的方面,对刘备的德,是着重刻画。首先,体现了刘备的忠,刘备对汉室的忠心,受汉献帝衣带诏,汉室未亡时决不称帝等。其次,体现了仁,在新野自身难保时坚持携民渡江等。第三,体现了义,在两位结义兄弟遇难后坚持为他们报仇等。第四,体现了厚道。多次寄人篱下有机会夺取而不取。第五,体现了很重视人才。最出色的表现就是在赵云单骑救主后的摔阿斗,所谓民间谚语中的“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在收买人心方面,小说中还特别会表现刘备的哭,所以有人说,刘备的江山大部分都是哭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