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生活 > 正文

残运会冠军有哪些?(王晓福)

2023-05-31 02:36:50生活

简介关于王晓福,来看看小菊的介绍。残运会冠军有哪些?残运会冠军有很多,分别是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员。其中一些著名的残运会冠军包括中国的邓

关于王晓福,来看看小菊的介绍。

残运会冠军有哪些?

残运会冠军有很多,分别是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员。

其中一些著名的残运会冠军包括中国的邓亚萍、贺炜、张辉等,美国的迈克尔·菲尔普斯、桑迪·戴森、黛比·梅·帕普、约翰·莫特什森等,英国的大卫·韦拉、萨拉·斯图克等。

他们都凭借出色的体育技能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残运会上夺得了冠军。

中国历史上直面挫折,化解痛苦的人?

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的王晓福,是一名游泳运动员。

1988年出生于云南省一个贫困家庭中的他,6岁时意外遭到高压电击,导致右上肢被烧伤,右大腿肌肉被电流从上到下撕裂烧伤,腿骨外露,身体其他部位多处严重烧伤。为了抢救他的生命,父母东挪西借,欠下了十多万元的债务。父母仅靠收获季节卖点谷子一点点还债。王晓福懂事后,妈妈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要有志气,要争气,要让那些瞧不起咱的人看到一只手的人并不比两只手的人差”。贫困的家境,不幸的命运铸就了王晓福坚强能吃苦的性格。

2001年4月,省残联来人到他的家乡选拔残疾人运动员,发现了这个大手大脚大个子的孩子,5月他便被抽到昆明参加游泳集训。王晓福牢记妈妈的话,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刻苦训练,立志成才。

在集训期间,游泳池水温偏低,有一段时间他又患感冒,每天下水后身子冷得不由自主地发抖。他给妈妈打电话时禁不住掉泪,但放下电话便又跳进水中,一声不响地完成教练安排的课程。在训练中,他从不偷懒,每天要在水中泡7个多小时,游一万多米,训练后累得饭都不想吃,倒头便能睡着。但他告诫自己,只要在训练,就要做好每一个动作。后来他成为教练们公认的游泳动作最规范的运动员。

由于刻苦训练,在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王晓福的成绩飞长,其运动成绩已经相当于经过四年系统训练的健全游泳运动员的水平。

生长在大山里,从小没见过游泳池的孩子靠自己的顽强毅力,在雅典残奥会上夺得3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并同时刷新三项世界纪录,跨入了世界冠军的行列。

付出的比别人多,吃的苦比别人多,流的汗比别人多,流的泪比别人多的人,无论身心都是辛苦的,得到的自然也比别人多,这在王晓福的身上得到了最深刻的体现。

如同河水,有笔直的河道吗?如同高山,有一直平坦的山道吗?如同苦瓜,苦才有味道,苦中的涩味让人难忘。如同青竹,一节一节地递增,才有了“竹高千尺,一生虚心”。吃苦,是一种资本。不经历一番风霜苦,难有梅花吐清香,只有那些受得了挫折和艰辛磨难的人,才可以铸就辉煌的人生。

如何做运动员?

答案

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不是在于他有多好的身体条件,而是在于他对运动坚持不懈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所谓态度,就是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勇于创新。当我们在训练时,教练对我们指导技术我们需要耐心的听,自己去尝试新的技术。如果认为动作不太适合,应该找教练沟通,找到合适自己的技术。当我们在比赛时,我们要拿出自己真正的实力,胜利了不要骄傲,给自己制定一个更远的目标。失败了也不要气馁,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加强训练,不断超越自我。

残奥会冠军王晓福,虽然身体有缺陷但他的训练强度并不亚于正常人,坚强的毅力,刻苦的训练,汗水与泪水交织,这就是成功背后所付出的代价。

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些落后而仍非跑到终点不止的也是英雄。其实并不是优胜者才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只要对运动有坚持不懈的态度的人,就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