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生活 > 正文

什么是遗忘,什么又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曲线的概念是什么)

2023-07-28 19:47:01生活

简介什么是遗忘,什么又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错误的再认与回忆。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前者指

什么是遗忘,什么又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

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错误的再认与回忆。

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前者指在适宜条件下还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后者指不经重新学习就不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也就是说学过的知识不及时复习,就会很快遗忘。

也就是说,学过后,要及时复习,才能记得牢固。

遗忘曲线的概念是什么?

 遗忘曲线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用于描述人们对于学习过的信息或知识在一段时间后遗忘的速度和程度。

遗忘曲线通常呈现出一种“后效性”现象,即在学习后的一段时间内,遗忘速度最快,遗忘程度最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减缓,遗忘的程度也逐渐降低。

遗忘曲线通常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短期遗忘曲线、长期遗忘曲线和混合遗忘曲线。

其中,短期遗忘曲线是指刚学习完的信息在一段时间内遗忘得最快,而长期遗忘曲线是指信息在学习后一段时间遗忘得最慢,混合遗忘曲线则是短期和长期遗忘曲线的结合。

根据遗忘曲线的概念,遗忘资源的分配应该是先快后慢,因此,为了有效地利用学习过的信息,应该及时复习,并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多次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哪年提出?

是1885年提出的。

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

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

该曲线对人类记忆认知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哪年提出?

是1885年提出的。

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

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

该曲线对人类记忆认知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遗忘曲线是什么形状的?

竖轴表示记忆程度(用来表示机械记忆的保持程度),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率y近似地满足y=1-0.56x^0.06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本质是什么?

先快后慢,呈负加速。

遗忘曲线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

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

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

对于我们有效复习的启示是:

及时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