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观察 > 正文

叩其两端而竭焉,体现了什么原则(告往知来是什么意思)

2023-09-27 05:30:51观察

简介叩其两端而竭焉,体现了什么原则?叩其两端,就是从事情的正反、本末、先后等辩证对立而又统一的两面,最后找到合乎天理、合乎中道的答案。中

叩其两端而竭焉,体现了什么原则?

叩其两端,就是从事情的正反、本末、先后等辩证对立而又统一的两面,最后找到合乎天理、合乎中道的答案。

中道,就是“中庸之道”。

有人认为:中庸之道是做老好人,和稀泥,这是对中庸的严重误读。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认为中庸为至德,是至善至美德境界。

告往知来是什么意思?

告往知来释义:

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

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学而》: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示例:

与赐、商言诗,切磋绘事,~。

(清·魏源《诗比兴笺序》)叩其两端释义:

能够完全理解认识问题出处:

孔丘:《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跟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有关的名人名言?

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孔子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

就是说,在教学事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

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