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天天知识 > 正文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21世纪计算机发展史)
2023-10-05 22:21:59【天天知识】
简介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特点:体积大,功耗大,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第一个发展阶段:
1946-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
特点:
体积大,功耗大,速度慢
2、第二个发展阶段:
1956-1964年晶体管的计算机时代:
操作系统。
特点:
采用晶体管作为逻辑开关元件;使用磁芯作为主存储器(内存),辅储器(外存)采用磁盘和磁带;存储量增加,可靠性提高;输出输入方式有了很大改进;开始使用操作系统,有了各种高级语言。
3、第三个发展阶段:
1964-1970年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特点:
计算机变的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使用了操作系统,使得计算机在中心程序的控制协调下可以同时运行许多不同的程序
4、第四个发展阶段:
1970-现在: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特点:
体积小,运算速度快,系统稳定性高,发热量小,维护方便。
21世纪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工具的演化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不同阶段,例如从“结绳记事”中的绳结到算筹、算盘计算尺、古希腊人的安提凯希拉装置的机械计算机等。
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各自的历史作用,也孕育了现代的电子计算机的雏形和设计思路。
计算机的发展史分为哪四代?每代的标志性物理原器件是什么?
计算机的发展史可以分为四代。
第一代(1946年-1957年):
以电子管为逻辑元件,延迟线或磁鼓做储存器,结构上以CPU为中心,只能使用机器语言编写程式。
第二代(1958年-1964年):
以电晶体为逻辑元件,用磁芯为储存器,开始使用磁碟机及磁带机等外存装置,组合语言得到实际应用,高阶语言问世。
第三代(1965年-1971年):
以中小规模的积体电路为主要功能器件,主储存器采用半导体储存器。
该时期的计算机外形和效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应用领域也相继扩大。
第四代(1972年至今):
将CPU、储存器及I/O介面整合在大规模积体电路和超大规模积体电路晶片上。
该时期的计算器在储存容量、运算速度、可靠性及效能价格比方面均比上一代有较大突破。
电脑已经有几年发展史了?
电脑从一九四六年发明至今已经有七十五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