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天天知识 > 正文
为什么会有二十四节气(24节气是从什么地方发明出来的)
2023-11-19 17:53:31【天天知识】
简介为什么会有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客观地反映了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状况,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农业生产的
为什么会有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客观地反映了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状况,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连。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含有气候变化、物候特点和农业生产活动等意义:表示寒来暑往(四季)的变化(8个):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象征气温变化(5个):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降水量(7个):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4个):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24节气是从什么地方发明出来的?
人们经常所说的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利用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土圭实测日晷),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确立的依据?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
它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节气的时间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可以精确到几点几分?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历法。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夏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冬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
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直到西汉时才成为了现在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
将一回归年的长度等分成24份,从冬至开始,等间隔地依次相同安排各个中气和节气。
这种方法叫做平气。
由于太阳周年视运动不均匀,按太阳黄经每移行15°的节气是非等间距的,此法称为定气。
定气使用于历法计算中。
因为两个节气的时间长于一个朔望月(见月)的时间,所以可能出现一个月内只有一个节气或一个中气的情况。
所以从古代到现代,规定遇到没有中气的月份定为上月的闰月。
这种置闰原则沿用至今。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侯现象、气侯变化三种。
反应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应气侯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应气侯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现代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就能准确地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
那几时几分又是怎么确定的呢?
这就是地球自转引起的地方时的问题了。
二十四节气对应的是公转轨道上的二十四个点,当地球公转到这个点时,也就是瞬间发生的事情,这个时候在地球上一定有一根经线是正对太阳的,这根经线上的时间就是12点,然后我们可以根据地方时计算求出这时的北京时间,这也就是这个节气发生的时间了。
其实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关系。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热点内容
雷柏鼠标怎么连接(罗技和雷柏的差距)
嘉年华长寿花还叫什么名字(2021年6月有什么庆典)
跳绳的技巧与方法(关于跳绳的技巧与方法的介绍)
付可以组什么四字成语(轩辕剑之汉之云暮云为什么姓徐)
长丝巾最简单的三种系法 长丝巾的九种新围法
1000KM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后果
乒乓球拍粘胶皮的正确方法(乒乓球拍粘胶皮的正确方法)
tiny比较级怎么写(tiny的读音,中文意思)
SDK啥意思(SDK是什么什么是SDK)
lol周免英雄多少个
求一个帅气的名字?
鼓励孩子学围棋的祝福语
我叫mt:经典再现攻略(我叫mt经典再现169层怎么过)
因释其耒而守株的释的意思
10月怀胎一般都是几个月生(10月怀孕预产期是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