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生活 > 正文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故事(百败百战的故事)

2023-11-10 14:13:38生活

简介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故事?围魏救赵。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 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故事?

围魏救赵。

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诸葛亮..草船借箭..火烧连营借东风。

这些都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典型案例。

百败百战的故事

史上最坑大将军,百战一胜是不可能的,百战百败才是他应对生活的常态。

但是偏偏就这样的一届史上最坑大将军,反而比百战百胜的战神白起在政坛上建树更多,自然老死,竟然能在化成白骨后被追加成战神。

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就是李神通。

李神通(577-633年),名为寿。

祖父李虎是封景皇帝,也是东魏、北周时期的柱国,他也是唐高祖的表弟,也算得上是李世民的堂叔,称得上是皇亲国戚。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神通积极响应唐高祖李渊在太原的起兵。

武德元年(618年),唐朝建立,他被封为永康郡王,不久之后又被封为淮安王爷,唐高祖对他委以重任,李神通走马上任成为山东道安节使,怎知道李神通就像烂泥扶不上墙,屡战屡败。

武德二年,李神通统帅兵马投降,意图攻下聊城,谁知,竟然因为贝州刺史赵君德比他快一步攻上城墙,便决定收兵,结果被宇文化及反超,只得落荒而逃。

李神通打不过同样率领正统兵的宇文化及也就算了,没想到他还被农民起义军给打的大败。

武德二年,他在窦建德的步步紧逼下,不停地退守聊城,洺州(今河北永年县),黎阳(今河南省浚县)。

十一月,李神通应战窦建德,输得彻底,他和李渊的亲妹同宁公主,李世勣被农民起义军生擒。

幸好众人身份尊贵,李神通又与窦建德存在亲属关系,所以众人安然无恙的回到都城。

谁知九月,在饶阳(属河北省衡水市),他又重蹈覆辙,大败刘黑闼,只能灰溜溜的回到长安。

6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唐太宗登基。

李神通即使没有从龙之功,但也因为他的资质在那,毕竟他可是皇帝的叔叔,所以在九月的分功晚宴上,李神通因为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的奖赏多于他,而感到愤愤不平,毕竟他可是响应起义第一人。

意图以过往的情意和与帝王的关系求取封赏。

但唐太祖是义正言辞地拒绝了自己的叔叔,唐太宗李世民道“皇叔是皇亲国戚,朕对您好,但是朕不可能将您的屡战屡败与那些真正有功之臣一起封赏,况且您当初起义是因形势所逼,不得不起义”,李神通这才羞愧的断了封赏的想法。

安安分分的做着他的皇亲国戚。

贞观元年(627年),皇恩浩荡,李神通又加官进爵,被封为仪同三司,成为政坛上的显赫之人。

世事难料,贞观四年(630年),他逝世于长安,享年四十五岁。

李世民感其过往,追封李神通为司马,赐靖。

李神通大智若愚,虽没有经世之才,战事之功,但也因此没有像过往的战神一般功高盖主,反而自然老死,还得了个司马的尊称。

与吕蒙有关的成语故事是百战百胜?

与吕蒙有关的成语故事应该是吴下阿蒙:

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孙权说:

“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

“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吕蒙说:

“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百战百胜的成语故事70字?

百战百胜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认为使敌人举国完整的屈服就是上策,出兵打破那个国家就要差一些。

要善于运用计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同时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百战百胜还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只有不通过战斗而使敌人屈服才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