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观察 > 正文

懒惰在心理学上是怎样解释的(懒惰在心理学上是怎样解释的)

2023-08-15 02:44:13观察

简介懒惰在心理学上是怎样解释的?懒惰不需要解释,有几个层面:一、就是懒惰,承认懒惰,全然喜欢当下自己的这个状态,那这也挺好吖~二、不喜

懒惰在心理学上是怎样解释的?

懒惰不需要解释,有几个层面:

一、就是懒惰,承认懒惰,全然喜欢当下自己的这个状态,那这也挺好吖~

二、不喜欢懒惰的自己,这时候要区分喽~是不喜欢懒惰带给你的情绪?还是真的懒惰?

三、允许某个时刻呆呆的、傻傻的……懒惰一会儿~之后便该干嘛干嘛~

四、有很多想法,可就懒惰的做不起来,不是不想做,总感觉提不起神儿~

你属于哪种呢?不同状态,不同对待。

懒惰在心理学上是怎样解释的?

懒惰不需要解释,有几个层面:

一、就是懒惰,承认懒惰,全然喜欢当下自己的这个状态,那这也挺好吖~

二、不喜欢懒惰的自己,这时候要区分喽~是不喜欢懒惰带给你的情绪?还是真的懒惰?

三、允许某个时刻呆呆的、傻傻的……懒惰一会儿~之后便该干嘛干嘛~

四、有很多想法,可就懒惰的做不起来,不是不想做,总感觉提不起神儿~

你属于哪种呢?不同状态,不同对待。

心理学最后十秒定律?

01

拖延是一个习惯,习惯总有它的惯性,也就是说,它会保持当前的状态一直持续下去。

举个栗子,你在玩游戏、看视频或者刷朋友圈的时候,中间是不会立刻停下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也没有很享受,但就是停不下来。

人很难从这个状态自觉地走出来。

但是,当外界向你有一个压迫的力量时,这个惯性很容易被打破。

就像你突然被告知明天要进行某个科目的考试,你懒散的惯性一定会被打破。

突然被迫施压,ddl前通宵复习的感觉一定很难受,因为改变自己总是伴随着不适,但这种感觉是要经历的。

反过来想,在日常过程中,我们能不能给自己加一个外界的力量打破自己拖延的惯性呢?

02

那么方法来了:

心里默默倒数十秒钟。

10、9、8、7、6、5、4、3、2、1、「行动!!!」

这十秒钟,你在给自己施加外界压力过程中,你会非常不适,内心在一秒秒地走向崩溃。

当数到1的时候,数字0在心理上就是「行动!!!」的指令,这股力量会驱使动作产生。

十秒钟后,人的状态真的就改变了。

想要起床,倒数十秒就做起来穿衣服。

想要出去,倒数十秒就走出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柏拉图

开始做事之后,摆脱原有的状态进入新的状态时,接下来就很容易形成新的惯性了。

除了改变拖延的现状,当你要开始做某事,发现要犯拖延症的时候,这个法则依旧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