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观察 > 正文

活板原文加注释(活板在语文书第几页)

2023-10-07 04:36:36观察

简介活板原文加注释?原文板印②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③。五代时始印五经,已④后典籍,皆为板本⑤。庆历中⑥,有布衣毕昇⑦,又为⑧活板。其法

活板原文加注释?

原文

板印②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③。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④后典籍,皆为板本⑤。

庆历中⑥,有布衣毕昇⑦,又为⑧活板。

其法: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⑨。

每字为一印⑩,火烧令(11)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12)纸灰之类冒(13)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14)置铁板上,乃密布(15)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16);药(17)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18)。

若止(19)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20)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21),更互(22)用之,瞬息(23)可就(24)。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25),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26)。

有奇字(27)素(28)无备者,旋(29)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30)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31)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32),用讫(33)再火(34)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35)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36)所得,至今保藏。

【注释】①选自《梦溪笔谈》。

活板,就是活字版。

板,通“版”。

在印刷术上,从雕刻整块的木板发展到使用可以装拆的活字版,是很大的进步。

活字版最初使用瓦字,以后改用木字、铜字,现在一般用铅字。

②〔板印〕用整块木板雕刻印刷。

③〔尚未盛为之〕还没有大规模地使用。

之,指“板印书籍”。

我国在公元六百年左右已经发明雕板印刷术,但那时板印书籍还没有被广泛地使用。

④〔已〕通“以”。

⑤〔板本〕雕板印刷的本子。

⑥〔庆历中〕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

庆历,宋仁宗年号。

⑦〔布衣毕昇〕平民毕昇。

古代平民百姓多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毕昇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比欧洲发明活字印刷术早四百多年,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一项卓越贡献。

⑧〔为〕做。

⑨〔钱唇〕铜钱的边。

⑩〔印〕这里指泥活字。

(11)〔令〕使。

(12)〔和(huò)〕混合。

(13)〔冒〕盖。

(14)〔范〕框子。

(15)〔布〕摆,排。

(16)〔持就火炀(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

就,靠近。

炀,烤,熔。

(17)〔药〕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物。

(18)〔字平如砥(dǐ)〕(所有排在版上的)字像磨刀石那样平。

(19)〔止〕仅,只。

(20)〔已自〕已经另外。

(21)〔具〕准备好。

(22)〔更(gēng)互〕交替,轮流。

(23)〔瞬(shùn)息〕极短的时间瞬,一眨眼。

息,一呼吸。

(24)〔就〕完成。

(25)〔以纸帖之〕(把活字分类)用纸条贴在上面(作为标记)。

(26)〔每韵为一帖,木格贮(zhù)之〕把字按韵分类,分别在木格里存放。

(27)〔奇字〕不常见的字(生僻字)。

(28)〔素〕平时。

(29)〔旋〕随即,很快地。

(30)〔文理〕这里指木纹。

文,通“纹”。

(31)〔兼〕并且。

(32)〔燔(fán)土〕就是上文中说的“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

燔,烧。

(33)〔用讫(qì)〕用完,指印完。

(34)〔火〕烤。

作动词用。

(35)〔殊不〕一点儿不。

(36)〔予群从〕我的弟侄辈。

从,堂房亲属,单说“从”,指比自己小的。

活板在语文书第几页?

七年级下册课文活板原文是在活板人教版第52页2022年。

第25课《活板》课件属于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2页。

初二文言文《活板》停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其/法: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唐人尚未盛为之中的为意思是什么?

答:唐人尚未盛当之之为为动词做,开展之意。

即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去做这件事的意思。

尚未还没有之意,之代词这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