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观察 > 正文
“公主琵琶幽怨多”的典故(边塞诗人的梗)
2023-10-18 02:48:09【观察】
简介“公主琵琶幽怨多”的典故?“公主琵琶幽怨多”这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李颀的《古从军行》。公主不是指王昭君,是指汉朝细君公主,是汉武帝刘彻
“公主琵琶幽怨多”的典故?
“公主琵琶幽怨多”这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李颀的《古从军行》。
公主不是指王昭君,是指汉朝细君公主,是汉武帝刘彻侄子罪臣江都王刘建之女。
元封六年,汉武帝钦命刘细君为公主,和亲乌孙,并令人为之做一乐器,以解遥途思念之情,此乐器便是“阮”,也称“秦琵琶”。
这一句的意思是汉朝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充满幽怨。
边塞诗人的梗?
边塞诗人是指古代以边疆地区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写作的诗人。
边塞诗人多以诗歌描写遍地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反映塞上战争和军旅生活。
王之涣高适岑参王昌龄中国唐代诗歌流派。
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
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
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
其他如王之涣、王翰、崔颢、刘湾、张谓等也较著名。
这些诗人大都有边塞生活体验,他们从各方面深入表现边塞生活,艺术上也有所创新。
他们不仅描绘了壮阔苍凉、绚丽多采的边塞风光,而且抒写了请缨投笔的豪情壮志以及征人离妇的思想感情。
对战争的态度,有歌颂、有批评,也有诅咒和谴责,思想上往往达到一定深度。
其诗作情辞慷慨、气氛浓郁、意境雄浑,多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的形式。
杰出作品如高适《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
另外,中唐卢纶、李益也有些格调苍凉的边塞绝句。
军人孤独寂寞诗句?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译文
燕赵的侠士,头上系着侠士的武缨,腰佩吴越闪亮的弯刀。
骑着银鞍白马,在大街上驰骋就像天上的流星一样迅疾。
他们武艺盖世,十步可斩杀一人,千里之行,无人可挡。
他们大事做成后,拂袖而去将功劳和美名隐藏起来。
想当年,侯嬴、朱亥与信陵君结交,与之脱剑横膝,交相欢饮。
与朱亥一起大块吃肉,与侯嬴一道大碗喝酒。
几杯热酒下肚,便慷慨许诺,愿为知己两肋插刀,一诺重于泰山。
酒后眼花耳热,意气勃勃劲生,感动苍天,可贯长虹。
朱亥为信陵君救赵,挥起了金椎,使赵都邯郸上下,都为之震惊。
二位壮士的豪举,千秋之后仍然在大梁城传为美谈。
他们纵然死去而侠骨犹香,不愧为一世英豪。
谁能像扬雄一样,在书阁里研究《太玄经》到老,而一辈子无所作为呢?
注释
这是一首描写和歌颂侠客的古体五言诗,是李白乐府三一首中的一首。
行,这里不是行走的行,而是歌行体的行,等于说“侠客的歌”。
赵客:
燕赵之地的侠客。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庄子·说剑》:
“昔赵文王好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
”缦,没有花纹。
胡缨,古时将北方少数民族通称为胡;缨,系冠帽的带子。
缦胡缨,即少数民族做工粗糙的没有花纹的带子。
这句写侠客的冠带。
吴钩:
宝刀名。
霜雪明,谓宝刀的锋刃像霜雪一样明亮。
飒沓:
迅疾的样子。
信陵:
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为人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三千余人。
朱亥、侯嬴:
都是信陵君的门客。
朱本是一屠夫,侯原是魏国都城大梁东门的门官,两人都受到信陵君的礼遇,都为信陵君所用。
炙,烤肉。
啖,吃。
啖朱亥:
让朱亥来吃。
“三杯”两句:
说几杯酒下肚就作出了承诺,并且把承诺看得比五岳还重。
素霓:
白虹。
古人认为,凡要出现不寻常的大事,就会有不寻常的天象出现,如“白虹贯日”。
烜赫:
形容声名盛大。
大梁城:
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
太玄经:
西汉扬雄的一部哲学著作。
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任校刊工作。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热点内容
积分入学是父母双方还是单方的(沈阳静美小学和草仓、杏坛、尚品哪个好些)
月光宝盒吴孟达经典台词(月光宝盒最后一句台词)
语文的语法有哪些 什么是语文语法点
切尔西现役最强阵容(英超新赛季切尔西阵容)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出处(城楼起火殃及池鱼的意思)
哥大的哥和打怎么组词(打和皮字加偏旁组词)
苹果11新机出厂14.0系统好不好(苹果11升级到ios16好用吗)
钢琴一般重量是多少(钢琴一般重量是多少)
蔡伦造纸小古文(蔡伦造纸用了化学工艺吗)
什么叫藤本月季(什么是藤本月季)
rs232为什么是异步通信
错爱剧情介绍(请问《错爱》后面结局的剧情)
害虫和益虫分别有哪些 益虫和害虫有哪些
北京欢乐谷水公园有哪些项目(欢乐游戏城大型表演是啥)
“意识流”怎么来解释的(意识流文学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