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观察 > 正文

史记和36计孙子兵法的区别(鬼谷子跟36计的区别)

2023-11-19 11:31:26观察

简介史记和36计孙子兵法的区别?不一样,《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

史记和36计孙子兵法的区别?

不一样,《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

鬼谷子跟36计的区别?

  鬼谷子跟36计的区别在于:

年代不同,发展历史不同,著书时的理念不同。

   鬼谷子里总结了很多政治理念与当时的标准。

三十六计则更注重实用环节。

孙子兵法,第36计的解释?

《孙子兵法》的第36计是“走为上计”。

“走为上计”是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

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

典故:

元代时,有人告乃颜想要谋反,皇帝下诏令让伯颜去侦察他的情况。

伯颜知道自己此去凶多吉少,就做了精心的准备。

伯颜发现如果要平安回来,逃回来时的交通是一个关键。

于是,伯颜就带上许多皮袍进入乃颜所管辖的地区。

到了乃颜控制的地区以后,每到一个驿站,伯颜就把这些皮袍送给管驿站的官员,一路上交了不少朋友。

而乃颜反心已决,对伯颜的来意也有所了解,他设下一个计谋,准备除掉伯颜。

伯颜到了乃颜处,乃颜为他设宴,打算在宴会中把他抓起来。

伯颜发现事态不妙,同他的随从快步逃了出来,分三条道逃走,管理驿站的官员因为得了他皮袍,便争着把健壮的快马献给他,于是他便逃脱了。

评价:

“三⼗六计⾛为上”,这个智谋故事的核⼼在于⼀个“避”字,有时候要学会避祸⾃保,避免与敌⼿正⾯相撞,使⾃⼰得不偿失。

这种谋略的表现形式很多,可以从时间上分为防患于未然和补救于事后,而伯颜则属于前者,在事前就已经设下一个能顺利逃走的计谋并与驿站官员结交朋友,以便逃走时得到帮助。

36计是诸葛亮还是孙子兵法?

《36计》不是出自《孙子兵法》是毫无疑问的

《孙子兵法》作者是春秋时期的孙武。

是我国古代第一本成系统的兵法书。

嗯,三十六计是明清之际出现的,据考证是为事实。

这是对《孙子兵法》的继承和发展。

诸葛亮的就更不可能了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军师所以应该知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