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观察 > 正文

元宵情人节由来(元宵节为什么又叫情人节呢)

2023-07-24 16:47:02观察

简介元宵情人节由来?元宵节就是古代的上元节,也是一年中最大的情人节,是古代的帅哥美女们相约出门赏花灯的良辰吉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

元宵情人节由来?

元宵节就是古代的上元节,也是一年中最大的情人节,是古代的帅哥美女们相约出门赏花灯的良辰吉日。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始于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司马迁创太初历,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古代人对元宵节非常看重,尤其是未婚的青年男女。

中国古代讲究男女授受不亲,青年女子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年当中难得几次出头露面去上街。

而元宵节,则讲究全民同乐,朝廷甚至发文开禁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上街尽兴狂欢,家长们也破例允许家中未婚的少男少女上街看灯、猜谜、游乐。

因此,青年男女趁此良机寻找意中人,邂逅一桩甜美的爱情;也可以趁机与昔日的情人约会。

元宵节为什么又叫情人节呢?

主要是因为在元宵节这一天,除了有趣的活动及各种表演之外,也是深闺女子出行的机会,在这一天晚上,深闺女子可以放心的出去游玩、观赏花灯,而且也不会随意受到苛责。

而这样的现象就加大了年轻男女互相结识的机会,在古代的元宵节夜晚,有很多一见钟情的例子,当然,也同样有情侣借着这个机会出来约会。

因此,元宵节是传统的“情人节”。

古代有情人节吗?

古代是有情人节的。

中国古代情人节大致有三种说法:

元宵节(正月十五);

农历三月初三;

七夕节(七月初七)。

正月十五元宵节,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此称谓古来已久。

元宵节,是古代妇女最感兴趣的节日。

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和上巳节,才可以出来,甚至和男友幽会谈情。

七夕更倾向于是一个女子过的节日,其内涵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

因此不能单纯地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就把七夕附会成“情人节”,严格意义来说,元宵节的“情人节”功能胜于七夕节。

中国情人节是端午还是七夕?

元宵节和七夕节都是中国的情人节。

大部分人认为牛郎织女相会的“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其实元宵灯会是古代情人相会的日子。

七夕节: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俗称“七夕节”。

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此节源于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故事,因为关乎爱情,故“七夕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的别称

双七:

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香日:

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星期:

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巧夕:

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

女节:

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中国古代情人节,是哪一天?

元宵节之中国情人节:

据说,“中国古代的女子,基本上是足不出户的,只有元宵节赏灯时才可出门,也只有这个机会,有可能结识梦中情人。

所以,这里未出阁女子最盼望的日子了……也是古代最浪漫故事发生最多的日子”。

还有一个七夕,七月初七

元宵节和情人节的关系?

元宵节是中国农历节日,情人节是西方国家的节日。

两节之间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