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观察 > 正文

义门陈的来历及源流(义门陈全文解释)

2023-07-28 15:56:31观察

简介义门陈的来历及源流?义门陈氏,亦称为江右陈氏、江州陈氏。义门陈氏是发祥于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的一个江右民系家族。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义

义门陈的来历及源流?

义门陈氏,亦称为江右陈氏、江州陈氏。

义门陈氏是发祥于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的一个江右民系家族。

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陈姓一族,从唐开元十九年(731年)陈旺移家于车桥开始,到北宋嘉祐七年(1062年)义门陈氏奉旨分家,历经332年、15代不分家、高峰时期人数多达3900多口。

唐中和四年(884年)唐僖宗首旌“义门陈氏”,后又屡朝旌表,欧阳修、苏轼、黄庭坚、朱熹等名儒也大加褒赞,“义门陈”遂名传天下。

义门陈氏创立了“至公无私”的管理体制,出现了“室无私财,厨无别爨”“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宋吕端)之况,开办了中国最早的民办高等学校“东佳书院”,所藏书贴,号称天下第一,其“家法三十三条”被宋朝奉为“齐家”的典范。

1、起源:

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

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陈国。

到了陈闵公的时候,陈国被楚灭掉了,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氏,于是有了陈姓。

陈姓除了源于国名,还有从其他姓氏改名而来的,其中有一支是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成的。

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时期鲜卑贵族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侯莫陈改为单姓陈。

2、发展史:

据明代嘉靖年间《陈氏兆祥族谱》记载:

“唐大顺元年(890年)旌表孝悌,标揭门闾,于是陈氏特立义门”。

自“义门”陈氏初创,至宋朝开宝年间,陈氏便发展到740余人口。

至宋天圣四年(1028年)已达到3700余口。

族人济济一堂,同灶以食,合田而耕,童叟无欺,老幼齐心,强弱安处,不存芥蒂。

义门陈氏延续了19代,纵越300多番春秋,这在古今家族繁衍发展史上确为罕见。

宋仁宗曾为之赞道:

“萃居三千口人间第一,合聚四百年天下无双。

义门陈全文解释?

"义门陈"经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但其"天下陈氏出义门"、"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陈酒和鸽,满门好合;鸽和陈酒,义门长久"的美名,世代流传。

陈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现有人口多达7000余万,其中义门派系繁衍的人口,约有数千万之众。

义门陈孝顺典故?

千年龟

传说义门陈开庄始祖旺公,于公元832年迁居德安县常乐里,开掘水井丈余,无水;再掘,见一龟,金黄色,重十余斤,卧于穴。

龟出而泉涌,井成。

旺公将龟放生于池塘。

后陈氏饮此水而人丁兴旺,子孙繁昌。

至宋嘉祐七年(1062),宋皇敕谕析庄。

圣旨下,族老齐聚义门议事厅,说不完背井离乡苦,道不完生离死别情。

忽然,一只巨龟以其两只蒲扇大的脚,徐徐推开议事厅大门。

但见此龟锅盆大小,伸出巨头,泪眼汪汪,挥之不去。

一族老揖曰:

“神龟请回,今奉旨析庄,圣命难违。

义门子孙,不论千里万里,都不会忘掉根本,一定岁岁回归,祭祀先人。

”金龟听罢,点头离去。

自此,金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吃不喝,昂首四顾,守望在义门陈故里。

历经千年风雨,变成了一尊昂首眺望远方的大龟石。

族人称之为“千年龟”。

义门陈和颍川陈区别?

虽然陈姓很早就迁入颍川,不过到了东汉,颍川陈氏始祖陈寔(shí)的出现才真正奠定了后世颍川陈氏的辉煌。

汉末魏晋时期士族门阀制度鼎盛,颍川陈氏成为当时的巨姓望族,世代传袭,名重魏晋。

颍川陈氏为陈姓中最大的一支,如今天下陈氏大多以颍川陈寔为祖。

义门陈氏为南朝陈国后裔。

公元589年,由陈霸先建立的陈朝被隋灭之后,这支陈姓人四散逃生。

约140多年之后,一支陈朝后人来到江州浔阳县蒲塘驿太平乡常乐里(今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村)建庄立业,在这肥沃神奇的江州大地上,陈氏族人聚族同处332年之久,创下了15代同居共活,义聚3900余口的世界人文奇迹和家族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