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百科 > 正文
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关于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的介绍)
2023-02-13 00:53:20【百科】
简介关于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有许多人不了解,那么下面来看看小利对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的相关介绍。 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1、细胞受刺激时,在
关于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有许多人不了解,那么下面来看看小利对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的相关介绍。
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1、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短暂的扩布性的电位变化,这种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2、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与静息电位相似,都与细胞膜的通透性及离子转运有关。
3、l.去极化过程当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对Na+通透性增大,对K+通透性减小,于是细胞外的Na+便会顺其波度梯度和电梯度向胞内扩散,导致膜内负电位减小,直至膜内电位比膜外高,形成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状态。
4、当促使Na+内流的浓度梯度和阻止Na+内流的电梯度,这两种拮抗力量相等时,Na+的净内流停止。
5、因此,可以说动作电位的去极化过程相当于Na+内流所形成的电一化学平衡电位。
6、2.复极化过程当细胞膜除极到峰值时,细胞膜的Na+通道迅速关闭,而对K+的通透性增大,于是细胞内的K+便顺其浓度梯度向细胞外扩散,导致膜内负电位增大,直至恢复到静息时的数值。
7、可兴奋细胞每发生一次动作电位,总会有一部分Na+在去极化中扩散到细胞内,并有一部分K+在复极过程中扩散到细胞外。
8、这样就激活了Na+-K+依赖式ATP酶即Na+-K+泵,于是钠泵加速运转,将胞内多余的Na+泵出胞外,同时把胞外增多的K+泵进胞内,以恢复静息状态的离子分布,保持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9、如果说静息电位是兴奋性的基础,那么,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细胞兴奋的标志。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热点内容
佛山疫情最新通告 广东佛山今日确诊人数
黄石疫情最新动态 湖北黄石新增确诊人数
新余疫情最新动态 江西新余确诊人数
蒜苗炒腊肉的家常做法王刚(青蒜炒腊肉的寓意)
蜗牛原液(关于蜗牛原液的介绍)
粽子由哪些材料组成?
企退养老金重算补发真的吗 中央有正式文件调整企退养老金吗
18年企业退休人还涨工资吗 2018年退休中人能补发多少钱
最爱结局?
裤子的尺码28是多少厘米(2023已更新)裤子28是什么码
A4的宣传册有印刷标准吗比如出血多少,离纸边距多少等(印刷宣传文案)
宋史,赵普传概括
我和我的时光少年第几集接吻(我的我的时光少年女主)
悟空是怎样完成自在极意功的?
戊肝的症状和危害到底有多大 戊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会不会传染给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