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百科 > 正文
每逢佳节倍思亲下一句是什么(2023已更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指
2023-03-28 03:32:46【百科】
简介说起遥知兄弟登高处下一句,会有不少人想要了解,那么下面来看看遥知兄弟登高处下一句的有关内容。每逢佳节倍思亲下一句是什么独在异乡为异
说起遥知兄弟登高处下一句,会有不少人想要了解,那么下面来看看遥知兄弟登高处下一句的有关内容。
每逢佳节倍思亲下一句是什么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指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指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这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的诗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思念自己。全诗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谁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衷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独无亲。诗的第一句用了“独”“异”两个字,分量下得很足。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对他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是说在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诗人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他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
遥知兄弟登高处是什么节日
遥知兄弟登高处是什么节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说的就是重阳节,语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
全诗如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重阳节
又称“踏秋”,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么
上句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下句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
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热点内容
佛山疫情最新通告 广东佛山今日确诊人数
黄石疫情最新动态 湖北黄石新增确诊人数
新余疫情最新动态 江西新余确诊人数
蒜苗炒腊肉的家常做法王刚(青蒜炒腊肉的寓意)
蜗牛原液(关于蜗牛原液的介绍)
粽子由哪些材料组成?
企退养老金重算补发真的吗 中央有正式文件调整企退养老金吗
18年企业退休人还涨工资吗 2018年退休中人能补发多少钱
最爱结局?
裤子的尺码28是多少厘米(2023已更新)裤子28是什么码
A4的宣传册有印刷标准吗比如出血多少,离纸边距多少等(印刷宣传文案)
宋史,赵普传概括
我和我的时光少年第几集接吻(我的我的时光少年女主)
悟空是怎样完成自在极意功的?
戊肝的症状和危害到底有多大 戊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会不会传染给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