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百科 > 正文

初一到十五月亮的变化(2023已更新)农历大小月有什么规律

2023-03-28 15:55:44百科

简介说起月相变化规律,会有不少人想要了解,那么下面来看看月相变化规律的有关内容。初一到十五月亮的变化初一到十五月相变化顺序为朔日(新日

说起月相变化规律,会有不少人想要了解,那么下面来看看月相变化规律的有关内容。

初一到十五月亮的变化

初一到十五月相变化顺序为朔日(新日)、蛾眉月、上弦月、满月(望)。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农历大小月有什么规律

农历中全年中的月份按照月相变化周期而设置,以月仅二十九日为小月,以三十日为大月。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固定地把朔的时刻(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所在日子作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

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059日),即29天半多一点,因日历必须用整数,所以规定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

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另外农历大月时月亮一般是十六圆(望日),小月时一般是十五圆(望日)。

什么是月相

1、月相,天文学术语。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2、月相是指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

月球是什么.

月球,俗称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而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内密度第二高的卫星,与地球的距离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月球表面布满了由陨石撞击形成的环形山。它是天空中除太阳之外最亮的天体,尽管它呈现非常明亮的白色,但其表面实际很暗。由于月球在天空中非常显眼,再加上规律性的月相变化,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化如语言、历法、艺术和神话等产生重大影响。

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和事物是什么

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和事物是月圆月缺、日出日落、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月圆月缺因为相对太阳位置不同,月球大小变化与月球的公转和相位有着直接关联。

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地球围绕太阳公转,随着月球的公转,人们看到的月球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这就是月球相位变化,又叫做月相。月球相对太阳的位置决定了它的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