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百科 > 正文

电子血压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血压计组成)

2023-08-01 15:41:50百科

简介电子血压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电子血压计的测量原理是示波法,也就是在放气和充气的过程中感受脉搏波的信息,并通过一系列转换和计算而得到

电子血压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电子血压计的测量原理是示波法,也就是在放气和充气的过程中感受脉搏波的信息,并通过一系列转换和计算而得到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据。

其中上臂式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更优于腕式电子血压计,在使用电子血压计时应注意测量方法:

袖带平整缠绕于左侧上臂,高度平齐于心脏高度,手掌向上注意袖带不能过松或者过紧。

血压计组成?

血压计是测量血压的仪器,又称血压仪。

血压计主要有听诊法血压计和示波法血压计。

听诊法血压计主要有:

水银血压计(压力计)、弹簧表式血压计(压光柱血压计、光显血压计、液晶血压计等。

示波法又叫振荡法,它的原理是获取在放气过程中产生的振荡波,通过一定的算法换算得出血压值。

绝大多数的电子血压计均是采用示波原理来设计的。

血压

体循环动脉血压简称血压(bloodpressure,BP)。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

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

发展历史

1628年,英国科学家威廉·哈维注意到当动脉被割破时,血液就像被压力驱动那样喷涌而出。

通过触摸脉搏的跳动,会感觉到血压。

1835年,尤利乌斯·埃里松发明了一个血压计,它把脉搏的搏动传递给一个狭窄的水银柱,当脉搏搏动时,水银会相应地上下跳动,医生第一次能在不切开动脉的情况下测量脉搏和血压。

但由于它使用不便,制作粗陋,并且读数不准确,因此其他的科学家对它进行了改进。

血压计根据水银柱的高度测量血压,气压计以同样的方式测量气压。

1860年,法国科学家艾蒂安朱尔·马雷研制成了一个当时最好的血压计,它将脉搏的搏动放大,并将搏动的轨迹记录在卷筒纸上。

这个血压计也能随身携带,马雷用这个血压计来研究心脏的异常跳动。

医生使用的血压计是意大利科学家希皮奥内·里瓦罗奇在1896年发明的。

它有一个能充气的袖带,用于阻断血液的流动,医生用一个听诊器听脉搏的跳动,同时在刻度表上读出血压数[1]。

工作原理

血压计的主要原理是指空气加压压迫局部动脉,通过施加压力,阻止局部动脉的搏动,从而测量这一时期的血流压力的过程[2]。

血压计的测量原理可分为听诊法和示波法两种。

听诊法又叫柯氏音法,也分为人工柯氏音法和电子柯氏音法。

人工柯氏音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医生、护士用压力表与听诊器进行测量血压的方法;电子柯氏音法则是用电子技术代替医生、护士的柯氏音测量方法[1]。

其原理为缠缚于上臂的袖带,其压力作用于肱动脉。

调节袖带气体改变压力,用听诊器听搏动的声音,从而得到收缩压和舒张压[1]。

示波法也叫振荡法,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先进的电子测量方法,其原理为自动调节缠缚于上臂的袖带的充气量,改变压力,血流通过血管具有一定的振荡波,由压力传感器接收,逐渐放气,根据振荡波的变化,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及波动也随之变化,选择波动最大的时刻为参考点,以这点为基础,向前寻某一个值的波动点为收缩压,向后寻某一个值的波动点为舒张压,该值不同厂家设定不同。

电子血压计的充气原理?

电子血压计的原理是通过气泵加压的方式对气囊进行充气,在加压的过程中感知脉搏波变化的方式来计算血压。

但由于电子血压计体积大,不便于携带,患者常错过最佳测量时间或者必须固定地点和时间测量,增加高血压患者的负担。

电子血压计检测原理?

电子血压计的测量原理是示波法,也就是在放气和充气的过程中感受脉搏波的信息,并通过一系列转换和计算而得到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据。

充电式血压计的原理?

充电式血压计是根据脉搏的跳动。

使血压计产生电脉冲。

脉搏跳动的力度越大。

脉冲信号越强。

把血压计的豪伏或毫安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