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生活 > 正文

李白描写杨贵妃的三首诗(李白写杨贵妃的诗句三首)

2023-09-24 17:36:27生活

简介李白描写杨贵妃的三首诗?写了三首《清平调词》。第一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第二首:一枝

李白描写杨贵妃的三首诗?

写了三首《清平调词》。

第一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第二首: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第三首: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介绍:

第一首以牡丹花比杨贵妃的美艳。

第二首写杨贵妃的受宠幸。

第三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糅合,融为一体。

赏析:

在这三首诗中,把木芍药(牡丹)和杨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

从篇章结构上说,第一首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襄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第三首归到目前的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

诗笔不仅挥洒自如,而且相互钩带。

“其一”中的春风,和“其三”中的春风,前后遥相呼应。

李白写杨贵妃的诗句三首?

李白写杨贵妃的《清平调》三首如下: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清平调词三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共三首七言乐府诗。

第一首从空间角度写,以牡丹花比杨贵妃的美艳;第二首从时间角度写,表现杨贵妃的受宠幸;第三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糅合,融为一体。

全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描绘出人花交映、迷离恍惚的景象,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

李白写杨玉环的诗?

李白写杨贵妃的诗有三首,为《清平调词三首》。

1、

原诗: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

云想变作贵妃的衣裳,花想变为贵妃之容貌,贵妃之美,如沉香亭畔春风拂煦下的带露之牡丹。

若不是群玉仙山上才能见到的飘飘仙子,必定是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遇到的女神仙。

2、

原诗: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译文:

美丽得像一枝凝香带露的红牡丹,那朝为行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与之相比也只能是枉断肝肠。

借问那汉宫中谁能与她相比,就算赵飞燕,也只有凭藉着新妆才差可与之比方。

3、

原诗: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译文:

名花和绝色美人相与为欢,长使得君王满面带笑不停地看。

沉香亭北倚栏销魂之时,君王的无限春愁都随春风一扫而光。

李白描写杨玉环的诗?

李白写杨贵妃的诗有三首,为《清平调词三首》。

1、

原诗: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

云想变作贵妃的衣裳,花想变为贵妃之容貌,贵妃之美,如沉香亭畔春风拂煦下的带露之牡丹。

若不是群玉仙山上才能见到的飘飘仙子,必定是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遇到的女神仙。

2、

原诗: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译文:

美丽得像一枝凝香带露的红牡丹,那朝为行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与之相比也只能是枉断肝肠。

借问那汉宫中谁能与她相比,就算赵飞燕,也只有凭藉着新妆才差可与之比方。

3、

原诗: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译文:

名花和绝色美人相与为欢,长使得君王满面带笑不停地看。

沉香亭北倚栏销魂之时,君王的无限春愁都随春风一扫而光

李白写杨贵妃的诗?

《清平调·其一》是李白组诗作品《清平调词三首》中的第一首。

李白写这组诗的时候,正值天宝二年,当时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宫中观赏牡丹,伶人们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唐玄宗却说:

“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

”便召当时的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便是这组《清平调词》。

《清平调·其一》这首诗的特点,主要是以巧妙的构思和艳丽的辞藻,将牡丹和人融在一起写,给人一种人花交映、迷离恍惚的景象,凸显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

而此诗如此艳丽的辞藻,在李白的经典诗作中也较为突出。

首句“云想衣裳花想容”,便以极为艳丽的辞藻,把杨贵妃的衣服写成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杨贵妃那丰满的玉容。

再以一个“想”字贯穿其中,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是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

七个字可以说是极大地赞美了杨贵妃的容貌,使其有一种花团锦簇之感。

次句“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形容花的容颜。

牡丹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丽,也借此暗喻杨贵妃在唐玄宗的恩泽下,美丽的面孔如花容般,让人倍见精神。

喜欢李白的人,总会被他那奇妙的想象所折服。

譬如后两句,“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诗人便想象到天堂西王母所居住的群玉山、瑶台仙境。

意在说明,这样绝美的花容,恐怕只有在那天上的仙境才能见到,同时也暗指了杨贵妃如同天女下凡,不然怎会有堪比这绝美花容的容颜,可谓绝妙至极。

综合来看,这首诗的想象巧妙,信手拈来,没有一点造作的痕迹。

词语艳丽,但读下来的感受,却如同春风满面,花容亮眼。

这牡丹的景,这美人的容,在这首诗中可以说是到了极致。

如果要选一首形容女子容貌的诗句,我想很多人都会选择这首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