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生活 > 正文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历史上乐不思蜀的典故出自哪一位历史人物)
2023-09-25 07:45:49【生活】
简介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1、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刘禅。2、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无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
1、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刘禅。
2、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
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
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
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
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
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
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
“此间乐,不思蜀。
”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历史上乐不思蜀的典故出自哪一位历史人物?
《乐不思蜀》的故事主人公是刘禅。
《乐不思蜀》的故事:
蜀后主刘禅投降以后,司马昭设宴款待。
司马炎为了试探刘禅的态度,故意放蜀国的乐曲,此时蜀国的官员都掉眼泪了,只有刘禅还笑嘻嘻的,司马昭问刘禅:
“想念蜀国吗?”刘禅说:
“这里很开心,不想念蜀国。
”
意思是很快乐,一点也不思念蜀国。
比喻在新的环境中得到了乐趣,不想再回到原来的环境里去。
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乐不思蜀的典故指的是谁?
乐不思蜀是一个典故,源于中国汉代蜀地的一个故事。
相传汉武帝时期,蜀地一名官员刘备因为过度沉迷于玩乐而不思进取,被朝廷调离了蜀地,他离开时感到很是失落,回望蜀地,感慨道:
“此地可乐不思蜀。
”
后来,这个典故就成了用来形容人沉迷于某种快乐而忘却了现实的说法。
而刘备则因为离开蜀地而开始了他的漫长征程,后来他在三国时期建立了蜀汉政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谁?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刘禅,司马昭灭蜀后,刘禅相当于被软禁了,倒也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司马昭担心刘禅有复蜀之心,便问他可怀念失去的蜀国,刘禅笑答:此间乐,不思蜀。
望梅止渴的历史人物是谁乐不思蜀?
望梅止渴的历史人物是晋朝时期的名将杨修。
相传杨修在一次出征时渴得口干舌燥,无水可饮,看见路边的梅树便望梅止渴。
这个故事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典故,比喻在困难的时候能够寻找到一些安慰和帮助,化解危机。
杨修不仅善于治理,还能写作,是晋代文坛的佼佼者之一,他的作品《世说新语》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精华之一。
乐不思蜀是谁?
1、“乐不思蜀”讲的是刘禅。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
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
刘禅投降后,魏帝曹奂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
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
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
此间乐,不思蜀。
2、乐不思蜀,汉语成语,拼音是lèbùsīshǔ。
意思是:
很快乐,不思念蜀国。
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3、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热点内容
北京西直门立交桥的走法(西直门立交桥西向南辅路违章)
罗马鞋怎么搭配(2023已更新)罗马鞋怎么搭配衣服
发电机上的可控硅整流是干什么的(什么是可控硅触发电压)
不两个字的组词(不四声组词有哪些)
河南南部什么时候有雨(平顶山市属于河南中部还是南部)
茶干鸡丁(关于茶干鸡丁的简要介绍)
布丁怎么做(DIY布丁怎么做吖简单点的,越简单越好)
月饼五仁馅的做法(关于月饼五仁馅的做法的简要介绍)
UFC比赛一场几回合?每回合之间间隔几分钟?(张伟丽和乔安娜什么时候比赛)
三级主任科员退休后能拿多少钱 40年工龄三级主任科员拿多少工资
2010年f1积分榜?(2010f1赛程)
佳能8205报e000013-0001怎么解决(佳能售后维修怎么收费)
饮水机怎么样清理 饮水机怎么样清理
捶揲錾镂读什么(zαn汉字怎么写)
秋葵炒鸡蛋是怎么做的(秋葵炒蛋需要焯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