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生活 > 正文

乐不思蜀说的是刘备还是刘禅(乐不思蜀写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2023-09-25 07:53:20生活

简介乐不思蜀说的是刘备还是刘禅?乐不思蜀说的是刘禅这句成语最早出自于三国演义中刘禅投降司马昭之后,被俘虏到晋国,司马昭问刘禅是否想念家

乐不思蜀说的是刘备还是刘禅?

乐不思蜀说的是刘禅

这句成语最早出自于三国演义中刘禅投降司马昭之后,被俘虏到晋国,司马昭问刘禅是否想念家乡蜀地,刘禅回答说不想念蜀地。

乐不思蜀写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1、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刘禅。

2、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

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

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

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

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

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

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

“此间乐,不思蜀。

”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乐不思蜀是说谁的?

答:

乐不思蜀是说刘禅。

乐不思蜀说的是蜀国后主刘禅的故事。

刘禅投降了司马昭,别人问他:

你想回蜀国吗?刘禅回答:

此间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和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答:

乐不思蜀和三国时期蜀国后主刘禅历史人物有关。

乐不思蜀

拼音

lèbùsīshǔ

释义

蜀:

三国时的蜀国。

蜀国灭亡后,后主刘禅被安置在魏国的洛阳,他贪图享。

乐不思蜀和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刘禅。

乐不思蜀意思是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

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望梅止渴的历史人物是谁乐不思蜀?

望梅止渴的历史人物是晋朝时期的名将杨修。

相传杨修在一次出征时渴得口干舌燥,无水可饮,看见路边的梅树便望梅止渴。

这个故事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典故,比喻在困难的时候能够寻找到一些安慰和帮助,化解危机。

杨修不仅善于治理,还能写作,是晋代文坛的佼佼者之一,他的作品《世说新语》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精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