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百科 > 正文

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2023已更新)为什么过春节要贴对联

2023-03-27 15:43:57百科

简介说起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会有不少人想要了解,那么下面来看看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的有关内容。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1、汉字特点古诗有无题等2

说起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会有不少人想要了解,那么下面来看看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的有关内容。

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

1、汉字特点古诗有无题等

2、具体诗句如下:

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

(一)春蚕到死丝(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因荷(何)而得藕(偶),有杏(幸)不须梅(媒)。

(三)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流东坡诗(尸)。

(四)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

(五)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七)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

为什么过春节要贴对联

贴对联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惯,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也自己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贴对联时,要把上句贴在右侧,因为过去的书是竖排的,都是从右侧读起,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学形式。它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始创于五代时期,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对联的形式工整,平仄协调的特点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所以,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