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天天知识 > 正文
24节气中出梅是什么意思(初伏的头一天出梅是什么意思)
2023-11-02 16:08:55【天天知识】
简介24节气中出梅是什么意思?指梅雨结束的日期。中国江淮一带梅雨通常在7月8-12日结束。有些年份出梅期会延迟,梅雨结束后,绝大部分地区进入
24节气中出梅是什么意思?
指梅雨结束的日期。
中国江淮一带梅雨通常在7月8-12日结束。
有些年份出梅期会延迟,梅雨结束后,绝大部分地区进入了盛夏高温季节。
我国传统方法上,入梅和出梅的确定,是根据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的。
按照历法规定:
芒种后逢第一个丙日或芒种当日为丙日为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或小暑当日为未日为出梅。
出梅的标准是:
连续5天不下雨,且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加最高温度除以2)超过30度,就意味着出梅了。
初伏的头一天出梅是什么意思?
出梅是在小暑后的第一个未日。
出梅日期在七月八日至十九日之间,每年的梅期比较固定而且各地都一样。
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
入伏的日期不确定。
因为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
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花甲子。
“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也就是入伏。
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
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
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日后数到第3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
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6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上一篇:出纳凭证如何识别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热点内容
day和date的区别(document和date的区别)
他搂住了我赞扬个不停改为比喻句
老天爷的生日是哪天
六一儿童节买啥小礼物(关于六一儿童节买啥小礼物的介绍)
丰田卡罗拉真实油耗多少,卡罗拉正常油耗多少(卡罗拉平均油耗)
黄瓜猪肉馅饺子的做法(关于黄瓜猪肉馅饺子的做法的介绍)
2019可口可乐广告语(公司中英文对照的名字可口可乐最初中文名)
世界末日是多少天(世界末日日什么时候来)
iphone13如何快捷启动健康码(健康码怎么设置快捷模式)
上门女婿中长大后的马艳阳是谁代演的,她的名字叫什么
PPT常见使用技巧
汽车为什么撞不过骆驼
汽车仪表盘标识(关于汽车仪表盘标识的介绍)
什么是“蓬荜生辉”(蓬荜生辉和蓬荜生辉什么区别)
河南都有什么蛇(河南信阳有什么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