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天天知识 > 正文

白描名词解释(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白描作品)

2023-11-10 23:54:51天天知识

简介白描名词解释?白描,中国绘画中,以淡墨钩勒轮廓或人物,而不设色者,谓之白描。白描于人物画之重要,见诸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中所记:“画

白描名词解释?

白描,中国绘画中,以淡墨钩勒轮廓或人物,而不设色者,谓之白描。

白描于人物画之重要,见诸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中所记:

“画人物之道先求笔墨之道,而渲染点缀之事后焉,其最初而要者,在乎以笔勾取其形,能使笔下曲折周到轻重合宜,无纤毫之失,则形得而神亦在个中矣。

仅以线条便能将神态表达臻于完美。

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白描作品?

1949年长沙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是我国最早的帛画,也是最早的白描作品,画中人物造型准确,线条挺拔有力,虽是绘画的雏形时期作品,但人物造型生动自然,线条表现传神,特别是凤鸟引颈高飞的形象尤为精彩,可见,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便已形成了以线描为主要绘画手段的传统。

 

顾恺之一一(约公元34-406年间)晋代杰出的中国画家,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省)人,官至散骑常侍。

他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个留名的画家,并且开创了白描画法中最常见的“高古游丝”描法,这种描法匀细圆润,连绵挺拔,被称为“春蚕吐丝”,细密精致,可以看出与西汉帛画的一脉相承。

这种匀细风格的线描,南北朝以来众多画家皆用,如:

张萱、周昉、阎立本及敦煌壁画、魏唐石刻等画中均有延续。

其代表作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烈女仁智图》(局部)是根据汉代《古列女传•仁智传》为故事蓝本,描绘历史上有智谋和远见的妇女形象。

画幅横卷,现存10段28人,画中人物用线并不同于顾恺之的经典代表线描“高古游丝描”,线条非但一味匀细,反而显得稍粗,劲健有力,衣服褶皱用淡墨晕染,并在线条一侧留着亮边,有强烈的立体感。

画中人物线条组合很优美,极富韵律和装饰感。

工笔和白描具体指什么?最大区别是什么?

工笔画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

工笔画须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

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后复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白描和工笔的区别?

工笔是工整细致的通过勾线、设色的画,白描是通过线条来细致描绘的黑白画,白描也是工笔的一部分,是中国画的一种。

工笔工整、细致、全面地描写某个场景或人物,绘画的过程非常仔细,润色的技巧也十分丰富,作品一般带有个人色彩和观点的描写。

白描是所能看到的表面现象对事态进行描写,深入,具体真实的刻画一些场景和人物形象,一般来说是不带有个人色彩的。

白描是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的画法,只用墨色不用颜色,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工笔分为工笔白描和工笔重彩,工笔重彩色彩是比较丰富的。

怎么才能画好白描?

每勾一条线都应该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

(1)起笔藏锋:

如起笔欲向右行,先向左藏锋顿笔,然后再向右行,这叫欲右先左,反之,则欲左先右。

上下行笔也是这样,欲下先上,欲上先下,这样笔与纸就有了摩擦。

(2)行笔:

行笔要稳,速度要慢,对纸面压力要均匀。

行笔中有各种变化,中途转向稍停为“顿”,向后折回为“挫”,顿挫时要调整笔锋方向,不使出现侧锋。

中锋圆转用笔为“转”,侧锋方拐为“折”。

(3)收笔回锋:

每逢收笔都要向来的方向收回,所谓“天往不回”,“不垂不缩”,使线的结尾含蓄有力。

还要注意练习用线的各种笔墨变化,如中锋与侧锋,顺锋与逆锋,以及顿挫、转折、粗细、连断、方圆、疾徐、光毛、虚实等用笔的变化,再加上浓淡、干湿等墨色的变化,以达到白描在形式美感方面的要求。